北京青年報消息,經歷了從6月份開始的淡季,現在,北京車市開始逐漸回暖。從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信息發布會以及從主流廠家北京大區了解到,八月,車市人氣開始高起來,在主流車型基本零利潤或賠錢賣的大促銷下,很多消費者在持幣待購一段時間后,選擇出手了!
不過9月份,車市也許得看“汽車三包”的臉色,有的消費者會選擇等到十一之后,“汽車三包”正式實施再購車。這時,已經提前實施“汽車三包”的廠家銷量或許會提升不少!
京城新車交易47500輛,同比增長-2.06%,低于全國11.99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5%,高于全國15.06個百分點。進口車占比超一成,同比正增長近3成。1月-7月京城累計交易新車32.69萬輛,同比去年32.97萬輛累計增長-0.08%,低于全國12.1個百分點。
7月份京城交易進口車5400輛,同比增長25.58%,環比增長-1.82%,占京城新車交易總量的11.37%。1月-7月京城累計交易進口車3.52萬輛,同比去年3.07萬輛累計增長14.66%,占新車累計總量的10.77%。
據新京報報道,兩年前,新華社有關報道披露了中國大陸不銹鋼衛生管市場進口和合資汽車價格畸高等問題,我國反壟斷部門就開始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建軍說,國內進口車市場壟斷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價格居高不下,廠商利潤顯著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多年來,對于進口車的殊高價格,業內人士要么說因為稅高。要么說中國“錢多人傻”,號稱是純市場行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整車進口事業部總監高濟華介紹,我國進口汽車關稅為25%,增值稅為17%,消費稅分7檔,最高為40%,即使以排量4.0升以上、稅額最高的情況測算,一輛進口車應繳稅額為車價的1.4375倍,國內銷售很多進口車價格是國外同款產品的3倍,顯然存在暴利。
上海外高橋汽車市場總裁張敏說,進口車到岸價就已經被提高了,把巨額利潤留在了境外,外國車廠在華銷售高檔進口車的利潤高于國際平均30%上下,靠的就是壟斷。
“不管在消費品領域還是在衛生級不銹鋼管家電等行業,渠道商的利潤高于制造商不銹鋼管廠的利潤是常態,然而,只有在進口汽車領域,經銷商利潤普遍在10%以下,國外精密不銹鋼管廠商利潤甚至接近30%。這種批零利潤嚴重倒掛的不正常局面,正是壟斷的結果。”張敏說。
據社會科學院反壟斷專家介紹,國外對大型公司壟斷行為的調查往往要經歷數年。同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反壟斷部門成立不過數年,面臨人手不足,經費緊張等問題,選擇的調查,一定是相對重大或緊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