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銷合同上注明是買304的不銹鋼衛生管,但是賣方提供的卻是200系列不銹鋼衛生管,現在不銹鋼都用的差不多了才發現不是304的不銹鋼衛生管。不銹鋼衛生管都貼膜好的,但是不銹鋼衛生管上并沒有寫明出廠廠家和不銹鋼衛生管的牌號,現在該怎么辦。就憑合同上的尺寸能證明這批202的不銹鋼衛生管就是賣家的嗎?或者現在該收集什么證據?
首先找到第三方做個材質認證,有了這個材質報告和手上的合同就可以告供貨商材質欺詐,接著是看做出欺詐行為的供貨商是廠家還是經銷商了,如果經銷商不承認故意使詐,有權要求經銷商說明這批202不銹鋼衛生管的出處,讓廠家來證明不銹鋼衛生管出貨時的材質,可以通過出貨簽收單或其他單據佐證,讓經銷商做出相應賠償,在不可協調的情況下再走法律途徑。如果經銷商聲稱是廠家故意使詐,那么經銷商可能也是受害者,可以要求經銷商對廠家提出賠償事宜,不可協調時,讓經銷商作為原告告廠家,自己作為第二原告上訴。
要買不銹鋼衛生管還是直接到生產廠家買的好,這樣確實可以把商業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