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鋼鐵行業進行的國企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國企改革在2000年是高潮,后來逐步放緩。當前寶鋼、鞍鋼、河北鋼鐵等國企的改革都在深化進行。
國內鋼鐵行業整體處于下行的狀態,不銹鋼管廠的虧損相當嚴重,光第一季度鋼鐵主業整體虧損就達到了41億元,至今已經連續10個季度虧損。面對如此慘淡的數據,鋼廠改革迫在眉睫。現在鋼廠面臨的問題主要還是產能過剩以及生產成本過高等,鋼企現在要解決的是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然后淘汰掉自身的不良產能,最終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度,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鋼廠的連續虧損。
無論是在經濟效益的壓力下,還是在環保問題的緊約束前,鋼鐵行業都到了必須轉型升級的緊要關口。2014年,全行業要在漫長的轉型升級之路上堅定前行。進入2014年以來,隨著結構調整持續推進和經濟增速放緩,鋼材需求增長乏力,不銹鋼衛生管市場依舊供大于求,鋼材價格“跌跌不休”。反觀2013年,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同比略好于2012年,總體上實現扭虧為盈,但產能過剩、鋼價低、效益差的整體狀況并未改觀。
在鋼鐵業產能過剩中,結構性過剩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其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領域精密不銹鋼管市場競爭力不足。轉型升級畢竟不是拼環境、拼資源、拼設備,最終還是要拼技術、拼創新。
目前部分鋼企也在商業模式上探索服務功能,注重與用戶和產業鏈的緊密銜接,比如寶鋼就在與汽車廠商聯合開發汽車用先進高強板,如此一來,鋼企逐步向服務型制造發展,由單純的產品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實現自身價值提升。
另外,產業前端的一些專業化分工和電子商務、物流也都是深化轉型的機遇。陳子琦介紹,目前寶鋼、鞍鋼、河鋼集團等建設了若干衛生級不銹鋼管加工配送中心,將原先簡單的鋼貿商銷售方式向與社會緊密銜接轉變,推進與用戶的深度融合。
在過去高利潤的時代,企業不甚關注這些問題,但面臨著現在的困境,企業要從生存的角度重新審視過去粗放的發展方式。真正的轉型升級恰恰是在這些點點滴滴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改進中逐步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