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銹鋼衛生管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一些具備一定實力的不銹鋼貿易商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主要圍繞三個核心競爭展開,即以產品為核心的競爭、以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和以創造為核心的競爭。這三個核心競爭又引申出以優化產品結構為特征的盈利模式、以功能為基本特征的盈利模式和以創新服務為突破口的盈利模式。
鋼貿商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不銹鋼衛生管品種規格,注重大型國有企業生產的著名品牌或者受到下游終端用戶青睞的不銹鋼衛生管,或者根據用戶的要求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拓展市場占有率。鋼貿商在采購不銹鋼衛生管時,對產地、品牌、質量等十分重視,普遍從大型不銹鋼管廠采購著名品牌產品,由此來增強渠道議價能力和提高終端用戶認知度,最終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理想的盈利,形成新的產品結構盈利模式。
也有鋼貿商為終端用戶的服務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來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實現創新服務盈利模式。例如,一些不銹鋼物流基地建立了不銹鋼管加工配送中心和倉儲運輸中心等,盡可能地降低客戶的采購成本和運輸成本,提高不銹鋼衛生管利用率,讓客戶得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從而與鋼貿商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關系。同時,鋼貿商在增值服務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經濟效益。
一些具備實力的鋼貿商把目光放在了供應鏈,通過探索供需網鏈結構實現企業的盈利,出現了一種供需網鏈結構盈利模式。例如,鋼貿商與不銹鋼衛生管生產商、物流商、金融商、批發代理商結成聯盟,這是增強鋼貿商核心競爭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盈利的最佳模式。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講過,今后不單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