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銹鋼衛生管行業整體負債率持續攀升、虧損面積逐月擴大,企業如何防范市場風險,化解成本壓力變得尤為重要。對此,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衛對記者表示:“合理利用金融手段可以有效化解風險,而期貨是比較成熟的金融工具。”
不銹鋼管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風險來自上下游,受原材料及產成品的價格波動影響較大。
一方面,從產業鏈上游來看,近年來鐵礦石、焦炭價格的持續上漲,加之費用上升、出口關稅及退稅率的調整,加重了鋼鐵企業的成本壓力。
雖然隨著次貸危機影響蔓延而導致的全球經濟下滑使得鐵礦石價格出現下跌,但這也導致部分鋼鐵企業在前期采購的鐵礦石隨之貶值。
受衛生級不銹鋼管市場低迷和持續虧損影響,國內鋼鐵企業開始控制鐵礦石采購數量,并通過降低庫存防范風險。
中國經濟持續減速,主要經濟指標回落,尤其是外貿出口急劇萎縮引發中國制造業不景氣,實體經濟需求疲弱擔憂。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先前的8%調整為7.75%;國際投行集體唱空中國;國內投資者、消費者、生產者也對需求前景普遍悲觀,看空、做空氛圍濃厚。
另一方面,人民幣快速升值,也從削弱中國出口、刺激進口增加、加劇國內供應過剩、以及降低進口成本等多個方面加大市場下行壓力。受其影響,今年以來大宗商品行情震蕩走低。到5月末,全國鋼鐵、煤炭、天然膠、電解銅、塑料等重要物資價格跌幅均在10%以上,有的達到2成。預計短時期內大宗商品行情還將弱勢運行,如果美聯儲決定近幾個月內退出貨幣寬松,因為去金融化沖擊,也不排除精密不銹鋼管市場價格再探新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