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海外不銹鋼衛生管投資者高調撤離在印度包括鋼鐵業在內的多個行業,凸顯出在印度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市場對于印度政府推行的疲弱公共政策越來越失望。
具體從鋼鐵業來看,一周之內,全球兩家最著名的鋼企均放棄了在印度投資額數十億美元的建廠項目。7月15日,韓國浦項表示,退出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總投資為53億美元、年產能為600萬噸的精密不銹鋼管鋼鐵廠項目。僅僅1天之后,世界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宣稱,將放棄其在印度奧里薩邦南部年產能達1200萬噸的建廠計劃。
對于近來印度上演的外資撤離的現象,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印度近年來的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同時,政府腐敗、政策反應遲緩等問題都使得印度外國投資者“望洋興嘆”。
此外,還有分析指出,在對待外國衛生級不銹鋼管投資方面,印度相應的政策改變太小、太遲。在印度經濟迅速增長的前些年,大規模的海外資本進入印度。然而,當經濟增長逐漸減慢時,印度政府在做出相應的政策改變方面反應則顯得相當遲緩,導致了海外資本的大規模撤出。
在外資撤出的同時,印度企業的產能擴張的步伐卻沒有減緩。事實上,印度本土的不銹鋼管廠,同樣也要面對征地難、鐵礦石供應不穩定、勞資糾紛、繁瑣的環保條款等問題,但是印度本土企業對于這些早已經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