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2年墨西哥、巴西和哥倫比亞鋼進口分別為741萬噸、339萬噸和189萬噸。拉美鋼協(Alacero)在2011年開始就鋼進口增加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哥倫比亞鋼鐵業造成的沖擊進行廣泛的研究,與各國政府接觸以尋求支持。巴西鋼協(IABr)、墨西哥鋼協(Canacero)、阿根廷鋼協(AceroArgentino)和哥倫比亞鋼鐵協會(Fedemetal)紛紛開始游說當地政府采取不銹鋼衛生管保護措施。他們掌握的數據顯示,2010年拉美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中,90%是粗級產品,僅10%是制造產品,而中國對拉美出口中,90%是制造產品,10%為粗級產品。而亞洲國家對拉美出口制造產品中,70%是鋼產品和制品。
過去的幾年,拉美地區的衛生級不銹鋼管生產廠家一直抱怨受到進口的沖擊,并提出抗議,但未付諸于行動。現在他們不只是抱怨,而是積極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現在,拉美國家已開始通過貿易保護措施抑制鋼鐵進口增加,過去幾個月的反傾銷和特保調查高達20起。
貿易保護已成為拉美鋼鐵行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盡管當地不銹鋼管廠努力采取各種措施如改善操作利潤,降成本,但近期來看貿易保護是他們確保提高生產率更重要的。該地區兩大鋼廠蓋爾道和Ternium公司表示繼續對各市場的不公平貿易法和所涉及的各精密不銹鋼管產品進行研究,然后提交給政府相關部門以適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