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湛江鋼鐵項目進展遲緩,最終讓參與湛江鋼鐵配套項目的配套企業失去了信心。以配角自封的他們無力催促項目加速,廣州一家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黃明在繳納了印花稅和辦理執照的費用后選擇了退出項目。讓黃明慶幸的是,由于防銹是最后的工藝,進入得遲,因而他的公司有機會脫身,而那些較早進入的前期工序的配套企業不銹鋼管廠大都已在資金和人力、物力上投入巨大而難以退出。
“湛江鋼鐵2008年正式掛牌后,前期工作就已開始,結果5年了,一些提前進去的基建項目例如水泥廠等,征了地、投了資金,結果沒什么產量,又開不了工,你說它們擔不擔心?”黃明稱,與他們公司那50畝地相鄰的一家衛生級不銹鋼管配套企業,只建到一部分,現在變成一堆閑置磚瓦。“這些投入都是過百萬或千萬的,現在不說別的,就是利息也不得了。”
據了解,湛江鋼鐵原本有不少項目的招投標工作準備放在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旗下的招投標機構進行。該機構一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透露,由于湛江鋼鐵項目放緩,這些精密不銹鋼管業務也就沒有做成。即便2016年9月如期開工,產能達到多少也是一個問題。“說是一期能夠達到1000萬噸,但實際上是500萬噸還是700萬噸,還難以預料。”黃明說。
黃明表示,以前湛江希望借助這個不銹鋼衛生管項目騰飛,但是現在湛鋼反而成為了湛江的一個大包袱。項目延期帶來的種種成本高昂,比如銀行貸款利息。到2010年底,圍繞湛江鋼鐵的配套投入已超過數百億元。在上周末,寶鋼股份公布其半年報,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六成,由此可以想見,寶鋼湛江鋼鐵項目的配套企業會產生思退的動作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