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德國政府推出了“工業4.0”的概念,意欲提高制造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不銹鋼衛生管占領先機。去年底李克強總理訪德,中德雙方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宣布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國內借鑒工業4.0,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并且提出了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發展框架初步顯現。
國內鋼鐵行業不銹鋼管廠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借力“中國制造2025”,改善鋼鐵業的歷史弊病,加速行業制造的轉變,未來發展之路或將更加順暢。
3月18日,工信部發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自2015年啟動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進程。其中,鋼鐵行業列入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試點范圍。
該《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在2015年啟動30個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16年邊試點示范、邊總結經驗、邊推廣應用,2017年進一步擴大試點示范的范圍,全面推廣有效的經驗和模式。
其中提出,在鋼鐵、石化、建材、服裝等行業,開展衛生級不銹鋼管電子商務及產品信息追溯試點示范;在鋼鐵、石化、有色、建材、輕工等行業,組織開展能源智能管理試點示范,推動企業能源的供給、調配、轉換和使用等環節管理的智慧化,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
通過該《方案》的實施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將使衛生管關鍵智能部件、裝備和系統自主化能力大幅提高,產品、生產過程、管理、服務等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初步建立,智能制造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初步成形。試點示范項目將實現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結合工業4.0和智能制造試點,鋼鐵業在未來有望通過學習借鑒德國,將中國制造與德國制造一樣被視作質量保障的代名詞,讓精密不銹鋼管“走出去”跟順利更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