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來,尤其是在統計局公布了7月宏觀經濟數據之后,之前市場普遍認為的宏觀經濟嚴重不佳的情況似乎在變,這也使市場開始改變對鋼價下跌的預期。
從不銹鋼衛生管鋼材需求端來看,1-7月份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長8.4%,較上半年有了較大程度的回升。與此同時,從新湖中寶定向增發的開閘可以看出,新一屆政府對待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思維正在逐步轉變,即從之前的控制需求轉向增加供給。當然,在整體宏觀調結構的大背景下,供給增加的力度也將趨于平緩,與此對應的房地產增量也很難再出現之前10%以上的高增長。除此之外,鐵路總公司開始追加今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至6600億元,且民間資本進入鐵路投資領域也有望開閘。不過,對于衛生級不銹鋼管需求端看似較好的數據我們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驗證,即水泥產量。一般來說,水泥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與螺紋鋼構成了所謂的“互補品”,同時由于水泥的不易存儲屬性,水泥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水泥的需求量,也就是說水泥產量更加能夠代表下游建筑行業的真實需求。而從7月份我國水泥產量來看,水泥產量為2.118億噸,較6月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這也從實際上說明了,鋼鐵行業的精密不銹鋼管下游需求情況并沒有太大改善,市場中表現出來的鋼價上漲,更多的是對年初較差預期的修正,其持續性仍舊值得懷疑。
未來一段時間中,即使需求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經歷了近一個月的預期修正之后,市場將重回平靜。并且鑒于我國不銹鋼管廠鋼鐵產能的嚴重過剩,鋼鐵產量供給向上的彈性遠遠大于終端需求向上的彈性,在這種情況下,產量仍將成為未來制約鋼價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宏觀經濟風險仍舊存在,在整個實體經濟下行周期的過程中,市場對整體宏觀向好不能有過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