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場一直存在著名的“鋼鐵魔咒”效應;即但凡鋼鐵板塊強勢上漲,往往是大盤大跌的前奏。因為在2008年以來,鋼鐵板塊通常是精密不銹鋼管市場中最弱的,往往其他板塊已完成輪漲,或者實在缺乏題材炒作時,資金才會無奈去拉鋼鐵。鋼鐵板塊大漲,說明市場沒有可挖掘的熱點,因此這樣熱點活躍就會發出警示信號,其他資金也會認為市場短期有筑頂的壓力,而紛紛借機拋售個股。實際上,經過兩個交易日的炒作,昨日鋼鐵股已出現明顯的回調走勢。
上半年我國產鋼達到3.89億噸,預計年產將達到7.8億噸,同比增長7.4%,產鋼增速高出鋼材消費增速2.6個百分點。同時,中國產鋼總量已占到世界總量的49.4%,比去年同期上升2.7個百分點。鋼鐵行業在擴產虧、停產更虧的現實情況下,衛生級不銹鋼管產能過剩仍在繼續。
中國目前消費了全世界將近7成的鐵礦石,受產能復建的需求刺激,澳大利亞三大礦山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公司鐵礦石業績表現強勁,今年二季度產量均創歷史新高。
市場層面的壓力已經凸顯,產能復建難以持續。另外,政策層面,化解不銹鋼衛生管過剩產能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問題,商務部、工信部、環境資源保護部均表態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冶金鋼鐵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告訴《英才》記者:“資金流斷裂、環保項目不達標,將使一批不銹鋼管廠首先被市場行為淘汰、甚至倒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