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豐收在即。由北京金屬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北京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北京海聞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3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冶金工業博覽會(CIMIE2013)”、“2013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鑄造/鍛造工業展覽會(CIFE2013)”和“2013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熱處理/工業爐展覽會(HTIFE2013)”三大盛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此次博覽會盛況空前,并呈現出三大亮點:
一是參展廠商中,為冶金生產提供不銹鋼衛生管能源、原材料及裝備、備品備件、耐火材料等相關行業的企業多于鋼鐵生產企業。此次展會來自中外的300多家參展企業中,僅有十幾家鋼鐵生產企業。這充分表明,眾多的鋼鐵企業仍然在產能過剩、價格低迷、效益下滑的困境中苦苦掙扎;廣大重機、制造、耐材、能源、信息等上、下游行業依然在苦苦等待,尋覓商機。
近年來,中國冶金及鑄造、熱加工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在經濟建設加快和資源全球化的趨勢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鋼鐵業快速成長,并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2013年是鋼鐵產業面臨挑戰的一年,衛生級不銹鋼管行業發展進入微利時代,探討新的發展策略成為當前形勢下的首要課題。為了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積極應對行業挑戰,廣大鋼鐵企業都十分注重提高高端產品的生產能力,鼓勵技術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科技和低能耗產業,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共同創造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二是參展廠商展出的環保型產品多,展覽展示的技術水平高。這充分體現了此次展會的主題“節能減排,科學發展”,也表明: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在展出內容上,國產化冶金裝備唱主角。展覽會以豐富的實物、圖片、模型和文字說明及現場講解,向觀眾表明:無論是煉鐵設備、煉鋼設備、軋鋼設備、機械設備等,國產化裝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僅能夠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有的設備甚至已經出口到世界各國。這充分表明: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在國內外精密不銹鋼管市場競爭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廣大冶金裝備制造企業紛紛認識到,只有根據鋼鐵業對裝備技術的新需求開展研發,在產品的性能、技術、質量等方面下工夫,才能提高不銹鋼管廠競爭力。所以,推進裝備自主化,是冶金工業提高競爭力和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手段。
此外,“線棒材高效能工藝技術研討會”及“第五屆中國環渤海經濟區鑄造論壇”也同期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