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累計,全國出口鋼材5197萬噸,同比增長13.6%。據此測算,2013年內中國鋼材出口量將達到6200萬噸,折算粗鋼6500萬噸以上,大大超出上年水平。
一年多來,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始經濟復蘇進程,尤其是住房、制造業等耗鋼行業復蘇明顯。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進一步增長,消費逐步增加,其鋼材精密不銹鋼管需求水平勢必提高。由于全球鋼鐵冶煉,尤其是富裕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因此全球經濟復蘇所增加的鋼材需求,相應轉向中國,由此增加未來中國鋼材出口拉力。
未來10到20年內間,全球高速鐵路可能將要進入較快發展的黃金年代,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巴西等國紛紛制訂了規模空前的高速鐵路發展計劃。未來全球高鐵發展對于中國高鐵出口需求巨大。由于高鐵屬于鋼鐵消費強度很大的行業,平均每公里(全高架鐵路)消耗鋼材3000多噸,如果加上機車等設備用鋼會更多。因此中國高鐵出口勢必帶動巨大數量的鋼材間接出口,這是一項新因素。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2014年亞洲不銹鋼衛生管與煤炭行業的展望為負面,意味著這兩個行業的公司面臨降級可能。
中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在2013年12月4日報594,已回升至下半年初的水平。秦皇島24個港口規格品的價格全部上漲,該地區動力煤交易價格的強勢上漲格局得到延續。秦皇島、曹妃甸等主要發運港口的煤炭庫存持續維持較低規模。
如果中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維持在50%以上,預計亞洲最大的鋼鐵衛生級不銹鋼管生產商的每噸EBITDA會開始改善,屆時穆迪可能會將鋼鐵業的展望調整為穩定。金模鋼鐵網首席分析師羅百輝認為,鋼鐵業的負面展望反映了2014年鋼鐵生產商的利潤仍將處于歷史低位,原因是產量依然較高,而需求增長放緩。煤炭行業的負面展望反映了Ca及Caa等低評級公司的流動性疲弱及違約風險上升,原因是煤炭產量增加影響了煤價反彈。另外,中國和印度是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印尼是最大的海運煤出口國,這3個國家的監管環境有不確定性,影響了煤炭行業的供需關系。
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全球鋼鐵產業向中國的轉移并逐步擴張,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鋼鐵出口國家(包括間接出口)。而提高環保標準,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提高噸鋼環保成本,借助環保壓力,將會成為倒逼國內鋼鐵企業不銹鋼管廠走出去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