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23331-2009)于2009年11月1日實施,我國已有43家鋼鐵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部分企業在能源中心建設的過程中,吸收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的系統思想、能源系統診斷優化和技術規劃的技術思路,初步實現了能源介質的集中調度指揮、動態平衡與生產調度和物流調度的協同一致。這意味著在全國能源體系建設的13個試點行業中,精密不銹鋼管行業走在了最前列。
據介紹,試點企業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源系統診斷優化與規劃、能源中心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
企業在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后,意識從粗放向集約轉變,能源介質是“有價值的產品”的概念得到顯著增強。同時能源管理的全員性得到普及,生產組織、檢修安排等日常工作與節能管理的結合度更加緊密。在精密不銹鋼管能源基礎管理工作上同樣得到改善,三級能源計量系統的欠賬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能源管理體系的建成促進了成熟節能技術的應用,能源專業管理團隊逐步擴大,專業管理技能得到培養和鍛煉,能源管理制度的系統性、邏輯性得到了較好的梳理和優化。
企業在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步伐更進一步,能源中心與MES、ERP的整合成度逐步提高,個別產線的能源成本核算已實現了自動在線顯示。精密不銹鋼管企業的能源指標的統計、分析、對比和考核體系也得到進一步完善,能源績效指標得到改善,自發電的比例穩步提高等。
在能源管理的思路和界面進一步明晰、準確后,精密不銹鋼管節能改造項目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論證,資金投入方向清晰合理,能源系統價值得到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成為企業經濟效益新的增長點和應對“微利時代”的抓手。據悉,寶鋼不銹鋼管廠成為第一家通過鋼鐵行業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