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而言,在需求面,一是國內消費升級導致主導產業更迭,中上游重化工業的產能將與新生的需求長期錯配,這會造成產能的消化異常緩慢。二是難以指望外需的快速啟動來消化當前過剩的產能。而從供給端來看,清理重化工業領域的過剩產能時,難以重復上世紀90年代末“紡織壓錠”等相對簡單粗暴的行政性手段。
本輪產能過剩面臨著不同的宏觀約束條件,預計去產能需要對改革和不銹鋼衛生管市場力量更為倚重。一是依然要維持穩健略偏緊的貨幣政策去促進過剩產能的自然消化。二是需要建立以市場化方式為主的過剩產能清理政策框架,推進衛生級不銹鋼管企業并購重組將會是大趨勢,這需要政策面為并購金融工具的創新提供規范的發展環境;三是需要在創建產能清算過程中,風險和代價的分擔框架,預計金融機構會承擔部分買單的責任,接下來可能會加快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權限下放進程,部分杠桿率較高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可能也會面臨風險加大的局面;四是要注重產能的國際轉移,旨在把在中國看起來過剩但全球來看不一定過剩的產能轉移出去;五是要通過供給端的改革為宏觀經濟釋放新的增長動能,即深化改革,完善市場機制,糾正資源錯配和扭曲,釋放現行體制下被抑制的需求增長。
鋼廠后期減產力度能有多大?
隨著不銹鋼管廠盈利形勢的好轉以及部分大型鋼廠檢修結束,鋼廠開工率已出現回升,如果環保力度不加大,后期市場供應將逐步增加,但由于庫存處于低位,短期對市場的壓力仍不大。現有部分商家心態,著重當前市場,以實際需求為主,保持出貨態勢,不對后期做過多期望。后期鋼材市場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利好和利空因素的博弈結果,而鋼材價格的反彈程度取決于鋼廠減產的力度。因此在短期內,精密不銹鋼管鋼材價格將呈穩步上揚的態勢,跌宕起伏的行情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