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鋼鐵行業正處于下滑態勢,行業產能過剩,雖淘汰卻不及新增。產品供大于求,雖去庫存但不銹鋼衛生管產量不減。礦價底部徘徊,雖成本降低但采購減弱。主導產品需求減緩,雖基建措施積極卻時效性太長。同質化競爭激烈,雖產品創新升級但業內惡性競爭不絕。節能減排壓力加大,雖上有政策出臺但下有對策應付。資源保障脆弱,雖資源儲量較大但消耗亦大等等一系列問題下,導致鋼價也在逐漸觸底。國內鋼鐵業整體正在“入冬”。
國內有2億噸的鋼鐵產能是富余的,2014年國內鋼材表觀消費量在8億噸附近,產能利用率低于80%,這也是鋼鐵業入冬的指標之一?!跋掠涡枨笤鲩L不像以前那么快了?!?/span>1983年就加入寶鋼的戴志浩指出,出現衛生級不銹鋼管過剩產能的原因之一是人們對需求增長預期太樂觀。在過去,每一次擴產投入都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每一次需求增長都有GDP增長的支持,盡管短期內可能會有困難,但需求增長上來后產能很快會被消耗掉。
下游鋼材貿易商早前習慣性重復抵押,如今一些機構、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圍繞鐵礦石上游的融資風險也在逐漸暴露,這些風險對行業所造成的沖擊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雖然具體個案無法評價,但無論是什么原因,如果不是“冬天”到來,問題不會如此蔓延開來甚至到失控的地步。所有跡象都表明,鋼鐵業進入了“冬天”。
鋼市淡季效應愈發明顯,且由于礦價的再次下行,利潤的再次上行,使得精密不銹鋼管的產鋼亦有愈演愈烈之勢,因此鋼市供需失衡的局面會越來越明顯,當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鋼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但化解還需時間,比如淘汰8000萬噸落后產能,大概需要三年。當然,中國經濟處于中速增長階段,鋼材需求還在增長,一邊是產能在淘汰,一邊是需求在增長,當產能利用率從不到80%上升到接近90%左右時,鋼鐵業就走出了冬天,優秀企業會得到比較好的回報,一般企業將進入良性生存狀態。
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大概需要三年時間?!笆飞献顕赖沫h保法”實施以后,不銹鋼管廠能在三年內滿足條件已經很好,沒有滿足之前,很難說冬天真正過去。3年以后,也可能5年以后,冬天過了,存活下來的、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鋼廠,將進入一個良性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