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銹鋼管廠每生產1噸不銹鋼粗鋼大約可以產生電弧爐(EAF)煙塵和氬氧脫碳爐(AOD)煙塵18~33 kg,這類煙塵中含有大量的Cr、Cd和Zn等重金屬元素和可溶性鹽類,其中不銹鋼EAF煙塵中Fe, Cr和Si含量較高,具有潛在回收價值,AOD爐煙塵中的主要成分是Cr2O3和Fe2O3。。目前,國內外普遍認為不銹鋼管廠EAF和AOD爐煙塵的形成機理主要是:
(一)在電弧區、吹氧區和脫碳反應區等爐內高溫區的元素的揮發;
(二)由于脫碳反應生成的CO氣泡破裂、吹氧和電弧波動所引起的金屬和渣滴的飛濺,此外在接觸到氧化性氣氛時,飛濺出來的金屬液滴也可能由于繼續脫碳破裂而生成細小的煙塵;
(三)小顆粒的石灰、螢石和鐵合金等爐料被尾氣直接帶。多數學者都認為,由于冶煉過程中氣泡的破裂造成的金屬和渣滴的飛濺是不銹鋼管廠煙塵形成的主要機理。此外,回收不銹鋼管廠煙塵的主要方法有火法冶金工藝,濕法冶金工藝以及上述兩種工藝的混合使用,但以火法冶金工藝為主,如等離子工藝和豎爐還原工藝等。由于這些工藝都消耗大量的能源,且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減少不銹鋼管廠煙塵的產生量及其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尤其是如何減少煙塵中Cr ( VI)的含量具有特殊意義,這也符合我國對廢棄物管理的“減量化、再循環和再利用( Reduce, Recycle and Reuse)”的3R原則。